2024年6月,四川大学涉外基地与共建实务部门就共同制订实习实训方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共同构建实训中心管理机构及条例、共同推进学术研究、来校开设实务教学课程、提供专项建设经费等达成一致意见。
2024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与最高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典型案例翻译项目,双方共享案例,并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工作,培养并提升学生参与“一带一路”争端解决实践的能力。
2024年5月7日,中国民航大学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举行涉外基地共建工作会,双方就教师借调安排、学生实习安排、兼职导师聘任、课程共建、举办讲座和研讨活动等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行程了明确规划。2024年5月31日,中国民航大学涉外基地师生赴天津东疆飞机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涉外航空融资租赁实践教学。
2024年5月至6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先后与广东省女子监狱、广东省东莞监狱、福建省莆田监狱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优质教材、聘任兼职教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2024年5月,清华大学法学院与共建单位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协商落实了2024年暑期基地学生专业实践安排,今年暑期首批4名同学将赴四中院进行专业实习。
2024年4月29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与4家共建单位召开合作联席会议,审议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方案,并就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涉外法治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能力、学生实习实训、涉外监狱民警培训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明确了共建机制和措施。
2024年3月,湘潭大学与支持单位湖南省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共建单位湖南省司法厅会谈,就基地建设经费、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材及教学案例设等提供全面支持达成基本共识。
2024年1月18日,暨南大学会同共建单位广东省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共同确定《暨南大学港澳台侨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方案》,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专家律师给学生授课,为实验班学生提供涉外实习实践机会。
202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师生前往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访问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