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构建以“普通法”系列课程和法语专项训练为特色的涉外法治课程体系。与香港大律师公会共建“普通法精要”全英文课程,公会选派15位大律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辅以“英美合同法”“英美侵权法”“证据法”等延伸课程,形成普通法“伞状结构”教学模式;推进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建设法语专项训练课程。
2024年5月31日,中国民航大学涉外基地师生赴天津东疆飞机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涉外航空融资租赁实践教学。
2024年4月22日,福州大学与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海峡两岸仲裁中心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共建协议。
2024年4月,华东政法大学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联合推出涉外法治司法实务课程,授课内容包括涉外商事(破产)、涉外金融、涉外知产、涉外刑事等司法实践前沿专题。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强调要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还比较紧缺。我们要在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上采取更硬实措施,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精准度,为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提供人才支撑。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